【圳与你相遇】| 心有多大,路有多远
来源:短文分享 作者:小孝 发表时间:2024-11-12
关键词
成长亦是长心
日前,微博话题#三个“吹牛”的小孩#冲上热搜。镜头记录三个小孩,被记者问及“你的梦想是什么?”第一个小孩说“比孙杨游得快就够了”。第二个小孩说“希望自己以后的转会费达到7千万美元”。第三个小孩说“我长大了想开轰-6保卫祖国”。
后来,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,惊艳了全世界。武磊,成为中国足坛历史上首位攻破巴萨球门的球员。王瑞康,已成为空军航空兵某部的一名飞行员,如他所言“保卫祖国”!
这个有趣的话题,引得网友纷纷留言“人生得有梦想,也要敢于做梦,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!”
关于“敢于做梦”,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。一个冬天,我站在窗前,看着被漫天大雾包裹的城市。对着同事感慨“总有那么一天,我一定会身处南方的艳阳中,面对大海春暖花开。”同事调皮的回我“真要有那么一天,我想你偶尔也会怀念这大西北的朦胧之美”。几年后,那天的心愿一句成谶。
对于这段经历,自己沾沾自喜之余,归咎于“梦想的力量”。后来,在世界冠军邓亚萍所写的《心力》中,找到更为深切的答案。
邓亚萍从运动员的角度阐述,一个人的实力=技力*心力。技力奠定下限,心力成就上限。有些运动员,天资很好,也正因如此,选择多了而没能将训练坚持下去,缺少耐心、恒心;她也提到很多运动员,技术很强,但是一到大赛,压力一来就挺不住…
所以,真正能够走到被全世界的人看见,除了所谓“幸运”,除了努力,更多是心力的积攒。
联想到那时那刻的自己,做了“离开的决定”后,必然要承担接下的一切,这份承担是勇敢的决心。
随着事情的发展,信心被打击是必然的,但是对自我的鼓励、坚定是不能停止的;当问题不断出现、压力层层叠加时,焦虑是难免的,解决问题的耐心却必不可少。
小时候看《西游记》,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最终取得真经普渡世人,源于承诺和责任。
成年后明白,那是不屈的心力,心力是什么?早在《拯救比丘国》中昭示了答案:拜佛求经的诚心,普济众生的佛心,悲天悯人的善心,救苦救难的慈心,矢志不渝的衷心,降妖除魔的决心!
人本来就有很多很多的心,如同蒙了纱一般,需要用一生慢慢揭开,慢慢看见。
我们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,没有早晚、不分好坏,教会我们知行合一,用行动去实践内心的呼唤,坚定的走向我们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