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印

【圳与你相遇】| 春节去哪玩?南方小土豆与尔滨的双向奔赴!

来源:短文分享  作者:小孝  发表时间:2024-12-2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截图_20250108120013

 

关键词

人情温暖 心灵抚慰 故乡

 

谁能想到,今年第一批反向候鸟潮流,是从网友抢占哈尔滨开始的。

 

东北人按时在最冷的时节迁徙到海南过冬时,一大批南方人带着对冷的猎奇心理,以“征服冰雪”为目标慷慨赴北,在每一个#“我看看最冷能多冷”、#“南方比北方的冷难熬多了”的社交媒体话题下,晒出自己人在黑龙江的评论定位。

 

从网络上的热帖中,不难感受到“南方小土豆”们对尔滨之行的热切,除了南方人对雪的向往之外,哈尔滨到底有何魅能让小土豆如此念念不忘?

 

对于时常陷于焦虑和精神内耗的年轻人来说,松弛感是一剂稀缺的良药。但在内卷的社会,除了平时加班,节假日也要随时线上处理工作,旅游景点更是经常宰客,大部分年轻人都成为了“韭菜”和“牛马”,享受松弛感仿佛如同天方夜谭。

 

消费者渴望每一次消费都接近真实的需求,任何的真实都是需要被衬托的,而这也正是哈尔滨能够大火的原因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028

 

“家里来qiě了,大家伙都支棱起来”。为了接住这“泼天流量”,哈尔滨使出十八般武艺,把五湖四海的游客宠上天,热情程度连本地人见了,都要自嘲一句:“尔滨,你让我感到陌生……”

 

寒冷的哈尔滨展开怀抱,接纳了无数的年轻人,在这里,能够做到真正的身心放松。天气原因无法启动的电子设备、主动热心的本地人、物美价廉的早市美食、如图小朋友一般的待遇......他们需要真正的休息,需要卸下成年人的伪装,需要温暖与被关怀。哈尔滨看到并满足了年轻人真正的需求,这种冰冷与温暖的反差感让无数人趋之若鹜。

 

2025年元旦在即,冰城尔滨更是准备了更丰富的节目来迎接各位游客,欢迎大家来自己素未蒙面的第二故乡,感受一下“回乡”体验感有多美妙!

 

尔滨把你当宝宝宠

 

多年来,生活在这个冬季长达五个月的内陆城市,哈尔滨人尤其向往南方的潮湿和温暖。因此海南三亚成为了他们过冬迁徙之地的首选。但没想到,如今,寒冷竟成了让南方人纷至沓来的强大吸引力。

 

这波闯关东的南方人,起初把这种新奇感形容成就跟第一次出国一样,在当地生活几天后,却生出了回老家的归属感。

 

“你可以在哈站披上巫师袍cos哈利波特,也能在索菲亚教堂门口扬起裙角假装身在莫斯科。偶尔还能触发被大姨追着劝‘这么冷,孩儿你咋不多穿点’的隐藏剧情。”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微信截图_20250108145130

 

“南方小土豆确实是爱称,实在不在知道该怎么稀罕他们了。你以为出租车大叔和他们讲的是纯正东北话,其实为了体现对南方人的关爱,已经是夹子音了。”

 

南方人来看雪,北方人的乐趣变成了看南方人。在哈尔滨街头辨认南方人,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。

 

“你在街上碰到那种穿着五颜六色羽绒服,搭配浅色堆堆袜,冻得呲牙咧嘴的肯定就是南方朋友了。”

 

有人以为东北没有入冬穿搭博主,殊不知是温度给了时尚一顿教育。“什么美拉德、多巴胺统统要为保暖俩字让道。长那么大还没感受过零下三十度拷打的南方人,才有对时尚挑挑拣拣的权利。”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640

 

虽然天气寒冷,但是小土豆们却遇到不少热心“供暖”的本地人。“早市摊上,一起排队的大姨嘱咐老板‘这孩子太瘦了,多给俺们盛点儿’;去洗澡,旁边阿姨看我抓着浴巾不好意思脱衣服,拍拍我后背,说‘孩儿你脱你的,我替你挡着,不让别人盯你看’;身高略矮的小土豆们刚做出要举高行李箱的动势,旁边就会有本地大哥理所当然地接过箱子举了上去,还嘱咐小土豆多穿点,得带围巾。”这一波来自陌生人的关爱,让步入职场的年轻小土豆们,感受到一种被照顾的感觉。

 

冰雪大世界里跳兔子舞开火车,几乎和20年前的小学大课间一模一样。“冰上漂移”用的是轮胎,人坐在里面,被拉着一顿“离心转”。大滑梯、小冰车,这些本地人哄小孩的招式,几乎已经成了每个游客必打卡的项目。身高不够的小土豆们还会被东北大哥贴心地推去儿童滑道,获得了一张儿童体验卡。

 

不光哈尔滨人管南方人叫宝宝,就连南方人自己来了哈尔滨,也找到了一种当宝宝的快乐。

 

南方人素未谋面的第二故乡

 

在哈尔滨,你可以接不到任何工作消息,所有的 con-call 都有合理不在线理由,毕竟这么冷的天气里,脑子和手机都被允许短暂关机。”年轻人说。放假回家不处理任何的工作,寒冷的尔滨给予了年轻人回家就是躺平休息的安全感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423

 

到了哈尔滨,从物价到人和人的关系,总让人有种回了老家的错觉,而没来过哈尔滨的网友,则把这里称为“素未谋面的故乡”

 

有些年轻人从广东来哈尔滨,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去吃十四块钱的自助盒饭,管饱,“感觉像回到了初中食堂”。

 

东北代表性美食铁锅炖更是轻松拿捏了大家的广东胃:“去吃铁锅炖,鱼是现捞出来的,捞哪条炖哪条。肉串得现串,锅包肉得现炸,这没有预制菜的应付感,每一份食物都要等,很家常的感觉。”

 

非常好辨认的小土豆们走哪就被陌生人夸到哪儿,让不少远道而来的朋友每天走在路上,都跟开屏的孔雀一样自信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545

 

哈尔滨人,好像看谁都像自己家孩子,总是夸着、宠着、保护着。

 

卖糖葫芦的大叔,看见外地小姑娘蹑手蹑脚在旁边偷偷拍照。就主动把超长糖葫芦塞人手里“不买没关系,别掉了就行。”还顺带附赠取景指导:“对,就站这,背景亮堂。”

 

哈尔滨的服务意识,不像是服务消费者,更像家长惯孩子。

 

在冰雪大世界排队,会有工作人员分发姜茶,怕游客无聊还扮玩偶互动。一边劝着游客理智排队,一边为你等久了冷做好后勤保障。

 

当地政府还号召本地人在家洗澡,少去早市,多让外地人体验。“这不就相当于小时候我去舅舅家做客,舅舅让表哥把玩具都让给我先玩吗?”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618

 

哈尔滨能给游客的安全感,还有俩字儿——安排。安排是东北的最高礼遇,满足所有需求,解决所有困难。网友感叹:“在这喊声大哥,得有四五个人回头,又高又壮,一边觉得害怕一边觉得踏实。感觉不论提什么要求,总会有人撑腰,被安排得明明白白。”

 

被重视最暖人心 真挚道歉,有错就改

 

尽管哈尔滨玩法多样,但是最让它火出圈的还是哈尔滨的“道歉方式”——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711

 

据说,后续哈方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坐阵指挥退票,并紧急发道歉声明。“比起其他景区遇到投诉按部就班的公关流程,哈尔滨的姿态,有点像急于证实自己没什么坏心眼的老实人。”

 

有人因为这件事,开始对哈尔滨另眼相看。“总有人说哈尔滨是当大哥当惯了,在我眼里更像是被时代抛下的大舅,存在感不强,一旦被人想起来,就着急忙慌地展现自己的好。”

 

针对游客屡次投诉出租车乱收费的现象,哈尔滨统一安装了新的计价器。机场大巴、地铁也延长了运营时间。甚至在2023年12月26日,宣布地铁全天免票。好多饭店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免费餐食,报暗号“单人套餐”即可用餐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756

 

每一个在这座城市里东北人,都试图给外乡人提供一些安心。“别怕,你就当回家了。”对来此的游客而言,这绝不是一句空话,才让人深感抚慰。

 

哄着你,惯着你,是如今哈尔滨对待游客的方式,这不是卑微,这是懂得珍惜。把来玩的外乡人,都看作返乡的孩子,哈尔滨不像要当旅游城市,倒像是致力于成为全中国的精神故乡。

 

上千台私家车免费接送游客;地铁可免费往返景点;街边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温暖驿站;无人机在索菲亚教堂前升起一轮“人造月亮”,让全国各地游客都能“千里共婵娟”……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截图_20250108145855

 

交通和时间成本,无疑拉高了哈尔滨旅游业的门槛。哈尔滨很清楚,自己的网红地位很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。但即便流量是一过性的,这些游客也可能不会山水迢迢来第二次,它还是不希望抱着割茬韭菜的心态糊弄过去。

 

丰富的旅游资源、独特的世俗风情,不是“尔滨”热在近年初盛行的唯一原因。更让游客们欣慰的,是哈尔滨应对文旅趋势,迅速拿出的体贴周到温暖的服务。

 

也希望能给予读到此文的你一些力量,站好最好一班岗,然后飞奔回“故乡”的怀抱。愿你在有一场快乐肆意的冰城之旅,用东北人的温暖治愈你一年的疲惫,在哈尔滨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点亮惊喜,感受人情温暖,在一声声真挚的夸赞中做一个300+月龄的快乐宝宝!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,共迎新春!